第一步:摆事实
当危机发生时,先厘清事实,可归纳为“危机事实6问”:
1、危机到底是什么?
2、产生该危机的具体原因和来龙去脉是什么?
3、危机有没有触及到企业的核心价值、盈利点和文化?
4、危机产生对应的主体是谁?
5、危机主体的诉求是什么?
6、危机目前的影响面有多大?
第二步:拼速度
5S原则中的“速度第一原则”是有前提的,并非是第一时间就做出回应,而是在第一时间找出真相、给出方案、做出应对。常规包括以下动作:
1、召开紧急会议,厘清危机事实:一般公关总监或分管副总经理或副总裁,会视危机情况,召集相关部门参与,重大危机会邀请CEO参与。
2、成立危机应对小组,分工执行。
就具体回应时间而言,4-6小时,一个事件就可以由小变大,而24小时就可以让危机全面发酵。因此,许多较为有效的危机公关回应,时间点少在2-4小时,至多在24小时内就会做出回应。
部分危机应对能力较强的企业,甚至会多次做出回应。第一次回应,以最快速度表达对事件的关切以缓和舆论,第二次回应则会提供更加确切的解决方案。
第三步:讲态度
可以说,决定短期危机公关成败的核心就是态度。面对危机公关时,以下方面反映为态度的范畴:
1、反映快慢是一种态度
2、利益出发点是一种态度
3、真实阐述事情原委是一种态度
4、回应的言辞语气是一种态度
5、行动和解决方案是一种态度
6、言行是否一致是一种态度
第四步:做深度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危机公关是一项系统性工作,也是一个细活。把危机处理做深、做细,必须要分解为在很多方面的深功夫。
1、“摆事实”要看:内部沟通做得深不深、事实调查深不深、应对思考周密度深不深。
2、“拼速度”要看:对危机的认识深不深。
3、“讲态度”要看:解决方案够不够有诚意,行动执行够不够坚定,以及最后的调查结果、处理结果能不能服众。
如果不做反思和业务重塑,迟早会重蹈覆辙。因此,一个危机处理完后,还要这些工作要做深:
复盘整个危机产生的过程,各相关部门都应做出相应的思考和反省;
对业务环节中存在的疏漏或不到位之处,进行整改;
建立防止同类事件再次发生的预防机制,真正做到消灭危机背后的小火苗;
严重一点的,要重塑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