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公关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很多时候是非常考验企业的公关水平的。 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往往都会做出正确的决策,比如“亡羊补牢”等。 但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在应对危机时往往存在一定的误区。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方法是“三段论”原则——“谁”、“何时”和“怎么”。 三段论原则:第一个词,就是什么都不说;第二个词,就是什么都没说;第三个词,就要说什么。如果我们能把这三段论原则运用到面对危机时,我们就可以更加从容的应对。 这里面我们要重点强调一下危机处理能力:第一要明确事件本身;第二要找到事件的起因与结果。 在这里我需要特别强调一个概念:企业公关能力=危机处理能力*传播效果。 如果你不能及时准确把握新闻事件、行业政策走向、企业发展趋势等信息,那么你在应对上往往就会处于被动地位,无法迅速扭转局面。
1.谁
危机发生时,危机处理主体是谁?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先要明白危机是谁造成的,然后再去寻找危机主体,找到核心人员,最后再确定企业和该核心人员。 (这里要特别注意企业内部员工以及相关管理人员的信息收集,避免因为关键信息的缺失而导致决策失误。尤其是我们在找供应商或客户资源时,一定要去挖掘有可能会接触到某些相关人员的公司或企业,尽可能地将重要信息收集完整。) [我个人建议:对于企业公关来说可以参考这份名单——通过行业和竞品分析、公司管理和产品特性、媒体口碑、合作伙伴评价等方法进行搜索。]
2.何时
一句话概括,就是什么时候发生、何时发生。 这里面最重要的是三个点:第一个重点是在什么时间;第二个重点是发生什么事情了;第三个重点就是我们对这件事有何看法。 这里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然后才能更好的去处理。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一些小问题,错过了最佳解决时间,导致事态进一步恶化升级。
3.怎么
>如何确定“事实”? >该“证据”的类型有哪些? #在危机事件发生后,我们一定要做的是,在第一时间与公众进行沟通,尽可能多地获得相关信息。 #如果信息不足,可以通过与第三方进行沟通的方式来获取。
4.总结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对危机公关有一个清晰而正确的认识,并对不同的传播媒介、不同的传播环境、不同的内容类型及受众进行准确识别。 一是企业对于危机有一定程度的恐惧;二是危机预警机制不完善;三是信息发布不及时、不当或错误;四是企业应对方式简单、单一;五是信息传递不透明。 对于以上几点,需要企业在日常经营中不断地去完善。 但在现实情况下,我们发现企业公关团队在危机发生时的应对能力常常不及预期。 因此,为了提高自身公关水平,我们可以考虑聘请专业危机公关公司来为企业进行网络危机公关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