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关危机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各种危机,影响到企业正常运营的事件,主要表现为企业经营管理中出现了不稳定因素,致使企业声誉受到损害以及由此带来企业信誉损失。危机可以分为突发性危机、爆发性危害危机和周期性危机三类。突发性危机以突发事件为中心进行传播,影响范围广;爆发性危害危机以危害程度高和影响范围广为特征;周期性危机以对企业影响时间长、危害严重、影响程度轻为特征。网络舆论处理危机就是通过在网络环境中充分发挥用户个人积极性来主动开展公关活动。
1.正确处理网络舆论
网络舆论具有开放性、匿名性、开放性等特点,网民在网上发表言论更易于获得权威信息和参与讨论。因此企业应充分发挥网络舆论工作特点来进行舆论引导。从企业处理网络舆论的实践经验来看,很多企业采用网络舆论引导策略不是不可行,而是有缺陷,对网络舆论引导存在着严重的误区。企业应该从两个方面来处理网络舆论:一是从企业自身本身来说是由于员工心理上发生变化所致,这一变化表现在个人在心理上从“不稳定因素”到“稳定因素”转变;二是从网络信息不对称性角度来说存在着一种非对称性信息发布不畅、传播渠道不畅通、网络舆情处理不够及时等问题。所以企业应该积极地探索出一条有效地处理网络舆论传播渠道。网络舆论处理公关危机
2.企业公关宣传工作
企业在危机发生时,除了通过正确的公关引导公众的舆论走向,还要在第一时间及时做好与政府机构、公众等的沟通工作,及时澄清事实、稳定情绪。从舆论影响来看,有许多情况是由于企业在公关工作上存在失误造成的:如有的企业在处理危机中出现了明显违规行为,导致消费者对企业在公关工作上出现误解;有的企业在处理危机中采取了错误的行为导致社会舆论产生影响;有的企业没有及时建立和完善舆情管理系统;有的企业未能及时进行有效的信息发布工作;也有的企业忽视相关人员对其公关工作所做工作的监督等。由于这些情况产生的舆论,会对企业造成很大的伤害。在对企业进行公关宣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对企业内部员工和公众要加强培训和教育;二是要做好与政府机构和媒体的沟通工作;三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四是对于企业突发事件要进行及时的新闻宣传;五是注意处理公关费用分配问题;六是对公关人员自身进行正确、有效的引导处理;七是建立完善的舆情监测体系和网络舆情应急处置机制;八是完善和健全危机处理的规章制度;九是建立必要的危机应急处理经费预算标准;十是要树立危机意识、处理危机程序、危机应急管理的规则和操作流程等意识等等。。这些都是企业应当采取的措施和积极应对措施。
3.建立公关关系,构建良好关系网络
公关关系是指危机发生后,为满足公关活动所需而建立起来的一种能够彼此支持、相互帮助、共同发展的良好关系。公关关系包括企业与客户、政府机关与社会公众、行业与个人的公关关系。公关关系是一种非正式关系,需要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上以及良好合作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如果不是相互信任和充分合作,任何关系都不会长久。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企业、政府机关之间建立一种互惠互利的关系,这种关系能够使企业之间互相信任与支持,还能使政府机关与社会公众建立起良好的社会秩序的同时使企业可以以更低风险地获得更多利益。
4.在危机事件发生时积极主动地处理网络舆论
企业必须把网络舆论当成公共事件来处理,在网络舆论处理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这一信息平台。特别是在危机发生后更应该及时准确地发布危机信息,向公众披露信息,才能在最短时间内使企业的声誉和形象达到最大幅度的恢复。互联网在一个多元的环境中传播速度很快,信息来源很广,各种信息源之间可以相互沟通。这就给企业通过互联网有效处理危机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但企业也必须认识到危机发生后网络舆论往往成为公关舆论的重要来源,通过积极主动地处理网络舆论并有效利用网络传播渠道向公众披露信息对公关形象的恢复与重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5.加强合作,提高危机公关效果
危机公关是一种非常规的公关手段,通过其特有特点能够为企业实现更高的舆论传播效果。在企业与社会公众关系中,它主要是指企业通过自身公关宣传活动,借助媒体的传播作用,向社会公众进行危机公关宣传。如果没有社会公众特别是公众媒体与企业进行合作,便不能有效地传递信息,并对企业的危机公关起到积极作用。因此,企业与公众之间进行积极合作尤为重要,建立双方长期关系,建立良好关系则能有效地提高危机公关效果。在建立长期关系中需要企业付出巨大的努力和成本,这是所有企业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通过这些努力和成本支出之后,企业要建立良好关系才能真正实现“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