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报舆情的同时, 各部门单位和乡 镇必须同时组织调查核实事实真相, 第一时间掌握事态发展情况。 如果是影响较大的负面舆情, 可能还需要成立由相关部门、 人员组成的调查组, 在最短时间内掌握事情的前因后果和最新发展动态, 并形成文字材料, 为下步的分析研判、 撰写新闻通稿等一系列工作奠定基础。 提高事件调查的可信度与透明度, 有了这样诚恳的态度, 要取得网民的理解和支持也就会更容易。

网络舆情处理典型经验做法和步骤

分析研判

简单说就是对舆情最新动向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究与判断, 比如说这个负面舆情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是否会在网上被“热炒” , 下步采取什么措施才可能把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等等。 在此基础上, 还必须口头或书面提出应对网络舆情的初步方案,以供领导决策参考。 对于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网络舆情, 还要适时启动应急预案。

继续加强监测

经过初步分析研判, 对于网民关注度高, 可能对我们越来越不利的负面舆情, 回应的时间越短, 反应速度越快效果越好。 要在尽可能在短的时间内做出回应。 回应主要是指前面所说的接受媒体记者采访、 召开新闻发布会或者通过微博、 短信、 网络论坛等媒体“主动发声” , 抢占舆论引导的主阵地。对于关注度不高, 可能不会引起更多负面影响的舆情, 我们建议继续加强监测, 但在表面上不动声色, 甚至“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 这时沉默就是最好的回应。 如有些舆情, 过一段时间或两三天后这些负面影响就会烟消云散, 不攻自破, 不战而胜。 但是即便如此,我们仍须随时关注事态发展, 一旦情况发生逆转就要及时跟进, 组织网络评论员回复和跟帖、 举行新闻发布会。 无论是回复还是跟帖, 我们都主张尽量使用网络语言, 给网民亲切、 轻松的感觉

网络舆情处理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恰当的措施, 这个能力也非一日之功, 一蹴而就的, 必须经过长期的实战和平时的学习、 演练才能积累经验, 不断提高能力水平。并且要做到有始有终, 总结上报是舆情应对处臵的一个必要的“收尾” 工作, 就是在前面几个阶段的工作完成后, 及时总结成功经验, 找出问题和不足, 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弥补不足的措施, 以期今后能做得更好

相关新闻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810779416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bjlfggcm@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