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共事件发生后,公众会在论坛、博客、社交网站等公共平台上对事件进行描述、讨论、推测和分析。如四川成都“6.5烧车事件”、浙江杭州“飙车案”、湖北巴东“邓玉娇案”、高考状元作弊等。

2. 政府提出的有争议的政策,如上海的“户籍新政”和陕西神木县的“全民公费医疗”;第三种:党委政府官员不当。言行引发,如河南省郑州市副局长“谁替谁说话”事件、河南省灵宝市“王帅案”、云南省金宁县“捉迷藏”事件等。武汉热搜媒体        网络舆情传播整个过程以及特点

3. 事件发展为公众舆论的过程  首先,事件本身往往是突然和公开的。比如成都公交车烧车事件,在高峰时段,一辆公交车突然着火,场面让人无法忍受,这个事件已经超出了社会新闻的范围;再比如重庆高考状元造假事件,挑战了高考公平的底线。二是网络传播具有许多特点,如匿名性、去中心化、互动性等,特别是在Web2.0时代,网络活动中用户之间的“互动与分享”更加方便频繁,网络传播本身的特点造成了热点话题的评论率高、转换率高,从而导致问题迅速扩大到网络舆情;要激化舆论,最典型的就是湖北石首骚乱,警方对于年轻厨师图远高的意外死亡给予家属和公众的有说服力的答复,却在新闻发布会上含糊其辞,这种含糊其辞的态度激怒了网友,从而引爆网络,把舆情扩大到骚乱这样的群体性事件。武汉热搜媒体网络舆论的特点

4. 通过论坛、新闻评论和博客网站,网民可以立即表达自己的观点,直接接触公众。

5. 网络舆论的形成往往非常迅速,一个热点问题和一个情绪化的意见的存在,都能成为点燃一片舆论的导火线;因为演讲者网络隐藏缺乏规则和限制,缺乏有效的监督,自然成为一些网民发泄情绪的空间。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片面认识社会问题等,都会利用网络发泄。因此,在互联网上更容易出现低俗和灰色的言论。

6. 随机性和多样性网民可以畅所欲言,不受任何限制。网络舆论的另一个特点是缺乏媒体“审查员”的作用。在互联网上,任何人都可以发布信息而不受审查。网民在网络上或隐藏身份,或出现,谈论国事,嬉笑怒骂,交流思想,关心民生,多元化的传播为公众提供了宣泄的空间,也为真实民意的收集提供了素材。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810779416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bjlfggcm@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